2025年1月广州演出市场报告:营业性演出1094场,同比增长83.2%,大型演出减少致票房同比下降12.6%
    时间:2025-03-18      来源:道略演艺产业研究院       浏览量:      分享:

    2025年1月,广州市开展营业性演出1094场,观众人数59万人次,演出票房收入1.7亿元

    来源:道略演艺产业研究院

    2025年1月广州市演出市场主要发现:
    演出情况:2025年1月,广州市83个演出场所开展营业性演出1094场,观众人数59万人次,演出票房收入1.7亿元。同比2024年1月,全市演出场次增长了83.2%(以小型剧场脱口秀演出增长为主)、观众增长28%,票房同比下降12.6%(大型演唱会较去年同期减少,影响整体票房)。
    演出场所:全市开展营业性演出的场所共计83家,小型场所(<500座)占比60.2%,大中型演出场所(≥500座)占比27.7%,体育场馆和户外场所分别占比3.6%和8.4%。
    演唱会及音乐节全市举办大型演唱会(≥5000人)9场,吸引观众8万人次,票房收入6239.7万元,占全市总票房的36.8%。举办音乐节2场,共吸引观众3万余人,实现票房收入超千万元。
    Livehouse:共演出107场,吸引观众4.2万人次,票房856.5万元。
    旅游演艺:旅游演艺168场,吸引观众29.9万人次,票房收入3667.8万元。
    小剧场/新空间/影厅等场所:共演出683场,观众达6.4万人次,实现票房收入908.2万元。
    专业剧场剧院:共演出119场,观众7.1万人次,票房收入3783.2万元。



    的剧目来说,现在的日子依旧不好过。作为美国戏剧和音乐剧的重要发扬地,百老汇也受此次疫情影响严重,“关门”到“继续停演”,背后的种种决策与应对,再到国内剧院的“开”还是“不开”,于整个演艺行业来看,值得我们一同来探讨。 


    来源 |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作者 | 夏雨尘


    1

    122
    2025年1月广州市演出市场

    总体情况

    (一)演出情况:营业性演出1094场,票房收入1.7亿元

    1.全市演出达1094场,小剧场/新空间/影厅类演出超500场

    2025年1月广州市共举办营业性演出1094场。其中,小剧场/新空间/影厅等演出场次最高,达683场,占全市总演出场次62.4%;其次是旅游演艺,演出达168场,占比15.4%;专业剧场剧院演出119场,占比10.9%;Livehouse演出107场,占比9.8%;演唱会和音乐节场次分别为15场、2场,分别占比1.4%、0.2%。

    2.全市演出观众达59万人次,旅游演艺观众占比超五成
    2025年1月广州市观众达59万人次,其中旅游演艺观众达29.9万人次,占全市观众总数的50.6%;演唱会演出观众达8.5万人次,占比14.5%;专业剧场剧院类演出观众达7.1万人次,占比12%;小剧场/新空间/影厅等演出观众达6.4万人次,占比10.8%;Livehouse演出观众达4.2万人次,占比7.1%;音乐节演出观众约3万人次,占比5%。

    3.全市演出票房收入1.7亿元,演唱会票房占比超三分之一


    2025年1月广州市票房收入达1.7亿元,其中演唱会票房收入贡献最大,约6239.7万元,占全市总票房的36.8%;其次是专业剧场剧院类演出,票房收入3783.2万元,占比22.3%;旅游演艺演出票房收入3667.8万元,占比21.6%;音乐节票房收入1509.7万元,占比8.9%;小剧场/新空间等演出票房收入908.2万元,占比5.4%。Livehouse演出票房收入856.5万元,占比5.0%。

    (二)演出场所:全市83家演出场所开展营业性演出

    2025年1月广州市开展营业性演出的场所共计83家,小型场所(<500座)占比60.2%,大中型演出场所(≥500座)占比27.7%,体育馆和户外场所分别占比3.6%和8.4%。其中,以举办演唱会为主的体育馆贡献票房6143.9万元,占全市演出总票房的36.2%。以举办音乐节、旅游演艺为主的户外场所吸引全市55.6%的观众。




    的剧目来说,现在的日子依旧不好过。作为美国戏剧和音乐剧的重要发扬地,百老汇也受此次疫情影响严重,“关门”到“继续停演”,背后的种种决策与应对,再到国内剧院的“开”还是“不开”,于整个演艺行业来看,值得我们一同来探讨。 


    来源 |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作者 | 夏雨尘


    2

    122

    2025年1月广州市演出

    细分市场情况


    (一)2025年1月广州演出市场细分类型概述


    1月,广州市演出市场根据表现形式,分为戏剧类、音乐类、舞蹈类、其他类和旅游演艺五大类。戏剧类中儿童剧、音乐剧、话剧较为活跃;音乐类的演唱会票房收入占总市场主导地位;舞蹈类演出较少;其他类的脱口秀最活跃;旅游演艺的长隆国际大马戏贡献票房最高。

    (二)戏剧类共演出207场,儿童剧演出场次大幅增加

    2025年1月广州戏剧类演出共207场,与2024年同期相比,儿童剧、音乐剧、话剧、其他戏剧在2025年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仅戏曲类演出比去年同期减少4场。其中,儿童剧演出场次增长最显著,从42场增至77场,增幅达83.3%;音乐剧39场增至64场;话剧从24场增至56场。

    1.儿童剧演出77场,儿童科学剧演出场次近半

    2025年1月,广州儿童剧演出77场,观众人数达1.1万人次,票房收入202.1万元。从具体演出类型看,儿童科学剧演出活跃,占儿童剧演出总场次的49.4%;儿童剧紧随其后,占比26.0%。儿童科学剧与儿童剧两大类型演出合计占比超七成,主导市场格局,其余多元类型共同构建了丰富的儿童剧演出生态。

    2.话剧共演出56场,开心麻花团体演出最活跃


    2025年1月,全省话剧演出56场,吸引观众0.9万人次,票房收入341.3万元。开心麻花团体演出占比51.8%,位居首位,成为本月话剧演出核心力量;西瓜剧场演出紧随开心麻花之后,占比35.7%,开心麻花与西瓜剧场合计场次占据近九成的市场份额。
    3.音乐剧演出64场,小剧场和新空间为主要演出阵地


    2025年1月,全市音乐剧演出64场,吸引观众3.8万人,实现票房收入2777.9万元。从演出场所看,小剧场和演艺新空间的演出场次最多,占音乐剧演出总场次的59.4%,成为音乐剧的主力阵地;专业剧场剧院场次占比40.6%,以精品内容输出为优势,聚焦引进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国际经典剧目,以高水准演出品质提升市场格调。

    (三)音乐类共演出157场,演唱会票房占主导地位

    2025年1月,广州音乐类演出场次达157场,较2024年同期(117场)增长34.2%;观众人数从2024年的19.0万人次减少至17.1万人次,同比下降10.3%;票房收入从1.5亿元锐减至0.9亿元,降幅高达38.9%。观众和票房下滑的主要原因为大型演唱会数量减少,导致整体观众规模和票房收入受到显著影响。
    1.Livehouse演出107场,游声场FreeField等场馆表现亮眼
    1月,全市Livehouse共演出107场,吸引观众4.2万人次,票房收入856.5万元。全市开展Livehouse类演出的场所共有17个,其中有14个Livehouse场馆,3个演艺新空间。Livehouse场馆演出88场,占Livehouse演出场次的82.2%;小剧场开展现场音乐演出27场,占比17.8%。游声场FreeField、Mao Livehouse(永庆坊店)、Mao Livehouse(太古仓店)演出活跃。
    2.音乐会共演出33场,国内外艺术力量共谱乐章
    2025年1月,广州演出音乐会共33场,吸引观众1.4万人次,票房收入为375万元。本月音乐会演出不仅有来自奥地利的维也纳皇家交响乐团带来新年演出,也有美国One Voice儿童合唱团等音乐团体参与。此外,还包含《键在弦上》古典吉他与钢琴二重奏等国内外联合演出,以及粤港澳地区联合演出的《童年时光机》世界经典动漫主题音乐会,展现了国内外艺术力量的交融与协作。


    3.演唱会、音乐节共演出17场,演唱会票房占全市票房36.8%


    本月,全市共举办演唱会15场,其中大型演唱会(≥5000人)共9场,相比去年同期(11场)减少2场。演唱会共吸引观众8.5万人次,票房收6239.7万元,占全市总票房的36.8%。举办音乐节2场,吸引观众3万余人。


    (四)其他类共演出559场,脱口秀演出最为活跃

    较2024年1月,2025年1月广州市其他类演出场次、观众、票房分别增长了148.4%、171.7%、176.1%。魔术和脱口秀演出最活跃。

    1.脱口秀演出464场,本地厂牌快速发展并活跃市场


    2025年1月,广州市脱口秀演出场达464场,吸引观众4.8万人,票房收入653.6万元。本土脱口秀厂牌中,野生喜剧在市内最为活跃,演出场次占比达15.7%,成为最活跃的本土演出力量。硬核喜剧次之,占比为12.5%,这两个厂牌在广州市脱口秀演出市场中占据了近三成的份额。此外,上海的厂牌魔脱喜剧发展良好,占比31.0%,成为广州脱口秀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2.马戏杂技魔术演出81场,新空间/小剧场演出活跃

    2025年1月,广州市马戏杂技魔术演出81场,吸引观众0.6万人次,票房收入86.9万元。魔术、儿童魔术剧演出活跃,演出主要聚集在影厅、小型新空间以及小剧场等场所,其中幻剧·环绕式魔术剧场和野生神奇剧场演出最为活跃。

    (五)旅游演艺演出168场,同比增长30.2%


    较2024年1月,2025年1月广州市旅游演艺演出场次、观众、票房分别增长了30.2%、32.2%、29%。其中,《长隆国际大马戏》《融创乐园大马戏》项目演出较为活跃。

    1.旅游演艺票房收入3667.8万元,《梦回岭南》项目春节首秀

    2025年1月,广州市旅游演艺共168场,吸引观众29.9万人次,票房收入3667.8万元。其中,《长隆国际大马戏》项目演出贡献票房最高,占全市旅游演艺票房占比76.1%。新项目《梦回岭南》春节开演,为广州市旅游演艺添砖加瓦。





    的剧目来说,现在的日子依旧不好过。作为美国戏剧和音乐剧的重要发扬地,百老汇也受此次疫情影响严重,“关门”到“继续停演”,背后的种种决策与应对,再到国内剧院的“开”还是“不开”,于整个演艺行业来看,值得我们一同来探讨。 


    来源 |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作者 | 夏雨尘


    3

    122
    2025年1月广州市演出市场特点

    (一)演艺新空间快速发展,重构演出生态


    2025年1月广州市演出市场以演艺新空间为杠杆,加速推动文化生态从“场馆经济”向“场景价值”转型。演艺新空间通过“演出+科技+商业”模式,中小型剧场以沉浸式体验(剧本杀、实景融合等)开始活跃广州演出市场,年轻群体主导消费,同比2024年1月,全市演艺新空间演出场次、观众、票房分别增长了153%、203.6%,242.1%。技术创新上,AR高空实景、元宇宙平台及AI创作工具重构表演边界,拓展线上生态与内容生产力。


    (二)兼顾城乡下沉市场,覆盖大湾区


    广州的演出市场不仅在城市中心活跃,还逐渐向乡镇地区扩展。粤剧等传统艺术形式在乡村地区的演出也受到了热烈欢迎,显示出演出市场的下沉趋势。广东粤剧院及下属剧团推出新春专场演出,覆盖城乡地区(如电白、化州、吴川等),上演经典剧目《白蛇传·情》《紫钗记》等。广州粤剧团在江南大戏院上演《闹严府》《紫钗记》,广州红豆粤剧团赴广西合浦、茂名等地连演六晚。

    (三)聚焦国际顶流演出,打造“演艺之都”标签

    2025年1月,广州演出市场以国际顶流演出为核心,展现出强劲的文化吸引力与市场活力。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时隔十年重返广州大剧院,连演24场,成为现象级演出,吸引了大量观众打卡并引发热议。与此同时,广州原创音乐剧《雄狮少年》启动第二轮开票,作为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化节参演剧目,即将开启全国巡演,进一步彰显广州文化输出的实力。国内外名团名家名剧纷纷“打卡”广州,演艺市场供给呈现国际化、多元化特征,进一步夯实了广州“演艺之都”的城市文化标签。

    (图文来源:道略演艺产业研究院。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仅用于行业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文中观点为作者独立观点,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络第一时间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