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办事处组织召开设计院专家座谈会
1月10日,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陕西省办事处精心组织的设计院专家座谈会在宏源大厦顺利举行。此次座谈会汇聚来自设计院所以及专业院团的众多专家,共同开展深入交流与探讨,其目的在于加强设计院团专家之间的横向沟通与协作,进一步推动地区演艺场馆的设计工作迈向新台阶。
出席本次座谈会的专家阵容强大,涵盖了多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其中,有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院副总工程师杜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智能化所所长、院副总工程师孙晴,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公司机电总师王泓江,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杨光明,陕西省照明学会秘书长吴宝宁,中建西北院中建华夏(西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城市中心执行总工贲兆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海峰,陕西龙城营造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荣新春,长安大学声学领域教授韩茂蔚,陕西省广电中心大剧院王子龙,陕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主任舞台技师吴军,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舞美设计师张小鹏,陕西省体育博物馆主任舞台技师吕创民,陕西神采演出艺术有限责任公司艺术总监武艺。此外,西安宏源视讯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黄民主以及运营总监胜利也出席了此次座谈会。
陕西省办事处主任常新平、副主任兼主任专家张维加以及副秘书长王会民均出席了本次座谈会。座谈会由张维加主持。
常新平在致辞中说,陕西省借助艺术节和全运会的东风,积极推进文化建设与体育事业发展,建设了一批场馆和剧院。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功能建设和运营方面的问题。本次特别邀请各位在设计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深厚造诣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和交流。希望通过充分沟通,深入发现问题,并借鉴各位专家的宝贵经验和智慧,为陕西省的场馆和剧院建设及运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与会专家踊跃发言,他们结合各自领域的工作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问题及建议。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舞美设计师张小鹏指出,当前许多剧院在设计阶段往往忽视了后期装台工作的实际需求,导致装台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便。反观国外的一些先进剧场,会发现它们几乎在每个设备的安装位置都精心设计了升降电梯,使得设备的安装和更换变得极为便利。这反映出我们在剧场设计上的差距,也为我们提供了改进的方向。
长安大学韩茂蔚教授指出,许多县级剧院在设计上仍然采用品字形布局,与演出剧目严重脱节,省内县级剧院利用率不足30%。
陕西神采演出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监武艺以刚刚开放的未来之瞳大剧院为例,阐述了从运营角度做整体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杨光明在发言中说,目前剧场剧院设计标准很多还停留在本世纪初,在电源负荷要求、空间布局等方面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演出的要求,亟需制定新的设计规范标准。
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院副总工程师杜乐则以英国曼彻斯特城市球场为例,说明场馆设计要以观众需求为第一位,结合各专业的融合设计,才能做出真正的好的场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智能化所所长、院副总工程师孙晴认为,设计一座场馆,不仅需要关注其设计理念和建筑美学,还需要高度重视工艺交付、设施交付以及培训使用等后续环节。这直接关系到场馆能否满足用户需求,能否实现高效、便捷的管理与运营,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确保场馆的全面性和实用性。
张维加在总结发言中说,陕西行业专家中设计院专家占比较大,涵盖了电气、智能化、体育工艺、亮化等诸多领域,这为办事处搭建交流平台,向需求方提供专业服务奠定了团队基础。相信在协会的指导下,专家团队通力合作,能够为陕西省的演艺场馆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西安宏源视讯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黄民主为与会专家介绍了宏源视讯的发展历史、经典案例及业务范围。座谈会后,专家们参观了宏源视讯融媒体演播厅,就虚拟演播技术做了现场交流,并合影留念。
西安宏源视讯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中国最早专业从事视频、图像的处理显示及虚拟现实交互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长期为广电、政府、文化、教育、司法、医疗等领域客户提供新闻中心、全媒体演播室、多功能舞台剧院、融媒体中心等产品服务,持续推进4K/8K超高清播出、虚拟现实交互、人工智能等专业数字媒体技术的深入应用。成功服务了包括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七套等全国省市地县百余家电视台,以及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文旅厅等多家政府单位。
西安宏源视讯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先后承担了国家火炬计划,科技部创新基金,陕西省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陕西省级旅游发展专项等政府项目,是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数字化三维虚拟演播室”唯一承担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陕西省专精特新企业,陕西省智慧媒体专家工作站。已成功发展成为集技术研发、产品生产、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总体设计及服务于一体的多领域综合性高科技企业。
陕西省办事处供稿
协会综合部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