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场馆延时、错时服务:时空“对表”生活 服务“对味”需求
来源 | 文旅中国
公休日、节假日、寒暑假期间延长开放时间,探索常态化延时、错时开放策略,开辟24小时服务阵地……近年来,各类公共文化机构紧跟群众需求,不断推出错时、延时服务举措,以新的服务时空与群众文化生活“对表”。延时服务成效渐显,服务“对味”的密码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01 延时之时 有讲究
场馆开放时,群众未必都有空,场馆闭馆时,群众需求正旺盛。尽管现在有全时在线的数字服务作补充,但线下体验不可替代,适时在场依然十分必要,延时开放应运而生。
目前,各地文化场馆结合延时开放时段特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主题活动,如在国庆期间推出红色文化活动,在暑期推出“暑期社会实践营”“小小馆员”等活动。不少场馆已形成了延时开放的时间表,打开了为民服务的新大门。
近两年,北京市密云区文化馆分别为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开设了阵地培训课程,其中,成年人艺术培训班有多达31门课程开设在非工作日和非工作时间,课程延时开放率达75%。密云区文化馆馆长宋歆鑫表示,错时、延时开放让更多喜欢艺术的成年人有时间参与培训,学员整体更加年轻。
河南省平顶山市群众艺术馆在延时开放期间特设“文化客厅”公益课晚间课堂,开设文化艺术、生活知识、健身活动、手工技艺四大类近50门课程,将梯次培训与直接辅导相结合,注重向基层延伸,向特殊群体倾斜。
近年来,部分图书馆开放时间延长至晚间,一些地区还推出了24小时开放的阅览室,提供充足的自主设备、丰富的配套服务、轻松的互动场景。如江苏南京的金陵图书馆“阅·荐空间”几乎浓缩了全馆各类阅读资源,让晚间前来的读者也能享有优质服务和资源,南京市建邺区图书馆特设沙龙区、社会化考试自修室以及温馨的“星空阅读区”,带给读者温暖。
近年来,多地博物馆宣布延长开放时间,甚至取消“周一闭馆”惯例。地处北京西单商业区核心地带的蒙藏学校旧址,实行“夏令时”和“冬令时”,夏季开放时间延长至晚9点半,冬季则延长至晚8点半。据统计,其夜间参观人次已占总参观人数的1/3。此外,北京、天津等地博物馆还创新开展了夜宿博物馆、夜市、文化体验等夜场活动,丰富服务供给。
02 延时之效 有看点
以需求为导向的延时开放服务往往有的放矢,也更加注重结果导向。无论是晚间文艺课堂、夜间阅览空间还是夜游博物馆等,都增强了群众特别是年轻群体的文化获得感和满意度。从效果来看,延时开放的场馆服务人次普遍较以往有较大幅度增长,服务范围更大。福建、四川、广东等地调整夜间服务内容,形成特色服务清单,打造夜间体验式场景服务。上海、江苏等不少地区的公共文化场馆的“夜间部”甚至成为新IP,摸索出一套新型管理机制。
颇受年轻人喜爱的上海市民艺术夜校
上海市群艺馆于2016年创办“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开辟晚间7点至8点30分时段,服务18岁至55岁的在职中青年人群,并依托总分馆制形成“总分校”模式,推出新潮有料的特色文化品牌。同时,引入社会力量,联动部分社会专业机构在提供课程的同时,专门组建管理小组,招募专业程度高的文化志愿者在线上线下服务群众,以高效管理赢得好评。
延时、错时开放不仅是服务时间的调整,更重要的是服务内容和产品的精准配给。江苏省张家港市文化馆依托城南分馆策划了青年文化地标打造计划,陆续推出了优秀传统文化厚植计划、市民艺术家培育计划、文化创意项目孵化计划和戏剧艺术全要素发展计划,打造市民文化艺术夜校,并配合每月定期开设的“城南好市”艺术生活市集,为青年群体打造文化体验新场景。不到一个月里,迎来3万人次打卡。“延时开放打破了以往文化馆主要服务‘一老一小’的局面,实现了全年龄段覆盖,培育了新的文化消费理念,促进了夜间消费。”张家港市文化馆馆长张璇说。
03 延时之法 有说道
2021年,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错时开放、延时开放,鼓励开展夜间服务”。北京、上海、河南等多地基于群众反馈和调研成果,在地方性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条例中细化了延时、错时开放政策。
新机遇总是伴随着新挑战。业界专家指出,要加强对到馆群众的“行动轨迹”研究,按需、科学延时,避免跟风、造势等动机;要出台补贴和激励机制,强化夜间服务团队建设。
上海格物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符湘林认为,延时开放的重点是要用机制创新撬动服务创新,激发全社会参与热情。在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管理的前提下,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时间的延长要与服务内涵的提升同步,要以鼓励为主、因地制宜,探索实践“连锁化”,形成延时开放的品牌。
采访中,一些文化场馆管理者还表示,希望通过政府补贴一些、文化场馆减免一些、百姓支付一些等方式逐步解决延时开放伴生的成本增加问题,探索合理收费机制,建议将延时服务阶段的内容供给优化作为新目标,更好满足不同群众的文化需求,与当地夜经济形成有益互动,让延时开放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内容来源:文旅中国,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仅用于行业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观点为作者独立观点,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络第一时间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