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走偏锋:小剧场演出孕育新机遇
小剧场话剧起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自由剧场”的艺术实验活动,后风行于欧美和日本,是西方戏剧反商业化、积极实验和探索的产物。对于传统的镜框式舞台来说,小剧场话剧是剧场空间和观演关系的一次新的构建,正如童道明在“当代小剧场话剧”研讨会上所指出的,“虽然小剧场话剧没有固定不变的舞台,也没有固定不变的观众席,但是,小剧场话剧比大剧场话剧更能提供演员心理深入的可能性。
1982年,导演林兆华第一次将小剧场话剧《绝对信号》搬上了首都的戏剧舞台,成为了中国小剧场话剧运动的开端。近年来,小剧场演出在北京、上海等地逐渐走热,成为了越来越多年轻人享受生活的时尚方式。
近日,在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中指出,以沉浸式体验、场景式消费为突出特点的小剧场、演艺新空间、小型音乐现场(Live house)等新型演艺空间建设明显提速,场所数量和演出场次均较2019年上升超过50%。此外,据大麦网提供的数据分析显示,热门话剧、脱口秀和剧场、live house上演的小众歌手演唱会成为2022年跨城观演消费者钟爱的演出类型。
江苏“领航”小剧场发展新格局
据了解,2023年4月2日至12日,首届全国小剧场戏剧“紫金杯”优秀剧目展演在江苏南京举办。此次共有来自全国各地艺术院团与演出机构的23部优秀剧目参加展演,在11天戏剧盛宴、40小时舞台呈现、528 分钟场外活动中,累计收获了1036分钟的精彩点评,全国共计10000名观众走进了剧场……而在此之前,依托“金陵小剧场展示季”的平台,南京市已梳理出了107个形态各异,可供多样化、常态化演出的小剧场,城市小剧场集群的概念也从萌芽到初具雏形。
江苏是国内率先探索小剧场建设的省份,自1989年4月南京举办第一届中国小剧场戏剧节起,小剧场演出的土壤就在江苏这方土地扎下了根。截至目前,江苏省已建成各类小剧场1156座,总座席数约25万个。据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全省小剧场演出总场次约4.9万场,观众总人数约617万人次,演出总收入约5613万元;2022年全年江苏省共举办小剧场演出2.8万场,观众406万人次,演出总收入4035多万元;一座座遍布城乡的小剧场,越来越成为为民、惠民、乐民的共享文化驿站。
近年来,江苏省在小剧场建设上作了率先探索,省文化和旅游厅研究出台了全国首个《关于推进小剧场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了省级示范小剧场建设指南和小剧场精品剧目创作指南,出台了《关于推进小剧场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江苏省小剧场建设评价标准》,推出了一系列引导支持小剧场发展的政策措施。2023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创新开展小剧场建设、乡村旅游、非遗旅游、红色旅游、全域旅游等文旅融合实践,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有效保护中更加活起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打造独具魅力的江苏文化旅游体验。此外,今年年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曾在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上,进行题为《聚焦人民精神文化新需求 推动小剧场规范高质发展》的交流发言,向全国文旅系统同行介绍了江苏推动小剧场规范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经验。
在内容和人才建设上,江苏省剧本创作孵化中心经过两年多的落地实践,已初步摸索出一种将内容生产和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的新模式,一种从剧本到剧目、从文本到舞台,从学校到市场,将创作生产和包括编、导、演在内的戏剧人才培养全程结合的新方法,并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近两年,中心共孵化原创剧本69部,原创剧目24部,主创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
首都彰显新活力
202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着力打造‘演艺之都’”。在今年前两个月,北京的演出场次已经超过2019年同期。这样的成绩除了惯常的大剧场之外,反而更多依靠的是大量散落在城市各个空间中的中小型演出。大剧场被称为文化动脉,小剧场则是毛细血管。繁星戏剧村、77剧场、南阳·共享际、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鼓楼西剧场……大街旁小巷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剧场。
北京的东城区是中国小剧场戏剧的肇始之地。1982年,中国第一部小剧场戏剧作品诞生于坐落在东城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如今,东城区采取差异定位品牌活动,构建了“大戏东望”演艺生态,品牌活动包括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全国话剧展演季、中国儿童戏剧节等。其中,以“扶持原创、百姓参与”为宗旨的“大戏东望·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10余年间扶持了一大批小剧场戏剧创作者、孵化了一大批小剧场戏剧作品,演出场次超过1200场,观众超过28万人次。
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是由北京戏剧家协会、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天艺同歌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繁星戏剧村承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支持举办的北京小剧场品牌活动,包括了特邀剧目展演、主题艺术展、高峰论坛、学术交流研讨会、大师工作坊等板块,旨在坚守戏曲本体并尝试与多种艺术跨界合作中,赋予戏曲艺术全新的气象和时代的审美。从2014年举办的首届起,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就以一年一届的形式举办,2023年也将迎来第十年。十年间,两岸三地的120余部精品在这里荟聚;丰富多元的25个戏曲种类在这里轮番上演;新旧交替、薪火相传的戏曲人在这一方舞台,演绎人生;越来越年轻化的观众,成为戏曲传播的主力军。
实验先锋的上海小剧场
在1982年小剧场首次登上首都舞台之际;同年12月,由殷惟慧编剧、胡伟民导演执导的《母亲的歌》实验首演于上海青年话剧团排练厅。一北一南首开新时期中国小剧场艺术的风气之先。
上海小剧场话剧在话剧市场极其不景气的情况下,以贴近观众的题材内容与丰富新颖的表现形式,吸引了大批年轻人走进剧场,同时也催生了上海话剧舞台上风靡一时的“白领戏剧”现象,从而也带动了一轮持续近十年的都市小剧场话剧演出热潮,一大批民营剧团与剧场成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到戏剧创作演出当中,其中大部分民营话剧社团都是以演出小剧场都市情感剧为主,这也标志着小剧场话剧从以实验和先锋为主要特征,逐渐地向更加大众、成熟、多元和商业转变。
上海在小剧场音乐剧方面也走在国内的探索前列,《你是我的孤独》、《诱惑者日记》、《白兰芝》等以音乐剧场的概念丰富了内容创作;小剧场音乐剧《I LOVE YOU》、《两个人的谋杀》、《水手之谜》等中文版的推出更是带动之后上海一大批小型音乐剧的排演。
近两年,随着演艺新空间的发展,上演了突破观演关系和剧场空间的沉浸式驻场式的演出,如《阿波罗尼亚》、《桑塔露琪亚》等,不但吸引了大批观众,甚至成为了热议的社会话题和演出现象。
此外,在2015年创立的上海小剧场戏曲节,首届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京剧院周信芳戏剧空间举行,到如今也走过了七届的历程,已升级为“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成为唯一一个小剧场戏曲国家平台,逐步发展为青年戏曲创作表演人才的孵化基地之一,培育了大批青年观众。
如今,上海市黄浦区成为了目前全国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的剧场群,也是沪上演出场所数量最多的区域,以人民广场为核心区域的数十个剧场共同组成了“演艺大世界”品牌。由此,起步较早的上海演艺新空间已具规模,上海人民广场、亚洲大厦等成为了新地标。2023年3月20日,以小剧场模式、新消费为亮点的大世界演艺消费集聚区正式揭幕。20余个精心打磨的小剧场等演艺新空间将为观众呈现音乐剧、话剧、脱口秀、音乐现场等各类演出,此外还引入老字号、音乐吧等特色餐饮,构成演艺消费相融的文旅新业态。
自1982年到今天,中国小剧场的发展,已经走过了41年的历程。由于其摆脱了传统的镜框式舞台,舞台设置上离观众更近,通过剧情设置、角色扮演和跨界融合等多种方式,强调沉浸与交互的表演空间,让观众产生多元化、多维度的感官体验。因此,这种互动性、沉浸感十足的演出形式,有时甚至还融合了吃喝玩乐的休闲生活元素,不出意料地很受深受追求个性化的年轻消费者的欢迎。而不同类型的小剧场也满足了不同群众的文化需求,“脱口秀”、“小型音乐会”、“话剧”、“音乐剧”、“livehouse”等等,在小空间内给人让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生活的共鸣。=如今,戏曲、脱口秀、儿童剧、说唱等类型的小剧场活跃在商业街区、旅游打卡热门区域内,为不同受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演出服务。
如果说小剧场是新兴的文化传播载体,那么与小剧场同步推出的小剧场演出则是文化传播的核心,一场场凝结了创作者心血的音乐表演,更承载了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观众了解当地文化的一个窗口。小剧场演出不仅是物理概念上的文化艺术空间,更是一个精神文化产品,兼具艺术性和商业性,以灵活的形式发挥着文化引领功能,满足了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了夜间经济发展。小剧场演出可以让越来越多艺术文化走进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让生活场景更加富有立体感,为城市赋能,为生活添彩。
(图文来源:宁波音乐港,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仅用于行业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观点为作者独立观点,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络第一时间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