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博物馆夜游:文化逻辑与实践模式
    时间:2022-09-08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浏览量:      分享:
    现阶段,我国对夜游体验有需求的游客占比高达92.4%[1],预计到2022年,夜间经济市场将突破40万亿元大关[2]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文化内涵缺失、产品供需匹配失衡、夜间文化消费潜力释放不足等缺陷。因此,夜间开放博物馆等文化场所,是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适应现阶段主要矛盾转化、弥补夜间经济市场缺陷的必然选择。


    2019年前,我国有少数博物馆尝试夜间开放,但并未形成长期的、有规律夜间开放制度,自2019年起,多家博物馆相继开设夜场试点,为工作群体提供了新的夜间休闲选择,满足市民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向往气以及80后、90后“消费新贵”的文化消费需求[3],同时能延长观众驻留时间,形成夜间经济的新增长点,是文化和旅游融合时代下的新业态。


    博物馆夜游的文化热潮与内在逻辑

    夜间文化的发源可追溯到20世纪末,最初在芬兰赫尔辛基零星发端,于1989年开启艺术之夜(Night of the Arts),是一项在各种城市环境中展示城市文化的夜间活动,每家画廊、博物馆和书店都营业到午夜地 而后德国柏林“博物馆之夜”活动扩大了夜游文化活动的影响,学界普遍以其作为兴起标志,成为博物馆夜游的代言品牌。


    随着2006年电影《博物馆奇妙夜》 的热播,迅速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夜游文化潮流,多个国家的博物馆在夜间敞开怀抱,上演了真实世界的 “博物馆奇妙夜” 。


    (一)滥觞:德国柏林博物馆之夜”


    “博物馆之夜”(Lange Nacht der Museen)是一项旨在吸引公众在闲暇时间走进博物馆的地区性大型夜间文化休闲活动。1997年德国柏林市政府率先在柏林国家博物馆等13家博物馆中发起,现已有近百所博物馆加入 其中,活动每年举办两次,分别在1月和8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举行,成为每年固定的文化节日。


    当晩,柏林的博物馆从下午6点至次日凌晨2点开放,并提供多平台售票服务,并规划数条特线路供观众选择[6]。活动线路配有专线交通,巴士和柏林ABC关税区的交通工具从下午3点运行至凌晨5点,往返各大博物馆,以提供便捷的交通保障。博物馆在夜间不仅开放所有展厅,同时准备了文艺演出和文物修缮等体验活动。


    (二)蔓延:欧洲腹地的夜游潮流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博物馆之夜的影响范围已经覆盖到整个欧洲,自2005年起,该活动被提升为“欧洲博物馆之夜"(La Nuit europeenne des musees), 并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欧洲委员会 (Council of Europe),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等多方赞助,定期每年举办的一次文化活动,文化夜游潮流在欧洲蔓延开来。


    在法国,1999年举办了第一个“博物馆之夜”活动,以后固定在每年5月的第3个周六晩上举行,从晩上6点持续到凌晨1点。(表1)



    观众既可以免费参观博物馆,也可参与博物馆组织的各种活动,每年都有百余万人参加。在英国,2001年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举办了首场夜间活动,后由Museum At Night (简称MAN,英国博物馆夜游活动的官方机构)组织,慈善机构Culture24参与,将夜游文化活动扩展到全英。


    2009年至2018年间,共有2555家文博机构在Culture 24登记18198次夜场活动。荷兰阿姆斯特丹于2001年开展首届博物馆之夜。此后,固定于每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六晚上举办活动,开放至次日凌晨2点,2003年阿姆斯特丹成立博物馆之雄金会,成为主办活动的常设机构。


    活动每年平均吸引50%的新参观者,2/3的参观者来自阿姆斯特丹大区,3/4的参观者为18至35岁的年轻人群[7]


    俄罗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分别在2007年和 2008年加入“欧洲博物馆之夜”。莫斯科政府给予资金支持并建立网站进行宣传,如今活动早已超出博物馆范畴,剧院、公园等文化机构纷纷加入华圣彼得堡的 40多家博物馆、剧院等文化机构每年联合举办“艺术之夜”,是其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依托[9].


    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与旅游部于2009年举办博物馆之夜,全国主要文化场所均于5月16日晚8点至12点开放,重要保护场所收取1欧元门票,其余免费开放,同时设立官网发布199处文化场所的夜游活动信息[10]


    “博物馆之夜”活动在欧洲形成文化热潮,由当 地文化主管部门、文化活动策划公司或行业协会主办,由各大博物馆联合承办,在每年固定时间段的晩上举行,活动持续一天或连续几天并开放到次日凌晨。活动期间,博物馆推出丰富多元、具有较强娱乐性和体验性的文化活动,现已成为欧洲极具特色的夜间文化盛宴。


    (三)盛行:大洋彼岸的文化共舞


    博物馆夜游潮流在2002年左右影响到美洲、澳洲等地。2004年,南美洲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成为第一个加入博物馆之夜活动的美洲城市,在每年11 月的周末举办,190余座博物馆和文化中心全部免费开放,从晩上8点营业至凌晨2点,活动覆盖全市27个街 区,并免费提供公共交通[11],此外,阿根廷的圣达菲、 拉普拉塔、乌斯环亚也分别于2011年、2012年、2016年加入。


    在美国华盛顿,史密森博物学院每年夏季举办民俗艺术节,2006年起史密森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会举办 “在史密森过夜"活动,在纽约,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二为博物馆日,当晚举办“博物馆一英里(Museum Mile) ”活动,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上的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同时第五大道禁止车辆通行,以打造公 众亲近艺术的文化场域,每年吸引上万人参与[12]


    △图1 文化资本的经济转化过程


    (四)文化逻辑:文化资本与夜间经济的互惠共融


    基于对马克思资本理论的社会解读,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于1973年提出文化资本理论,从社会资源的角度解析文化资源如何转换为社会经济价值的普遍规律,认为文化资本是与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并列的资本形态之一,具体表现为身体化(嵌入于个体精神和身体中的习性、技能、修养等)、客观化 (指书籍、文物等物质性文化财富)和制度化(学历文凭、资格证书)三种形态[13],并可以通过一定方式转化为经济资本(图1)。


    文化资本作为资本的一种类型,同样具有“资本”的基本特征:累积性和获利性,即需要一定时间进行积累,并被投资于具有获利的生产活动才成为资本。可通过价值观念、民族精神等文化观念的叠加,或留存的物质文化资源累积,或 创新文化体制、创造文化产品等生产活动实现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化[14]


    同时,文化资本具有“价值增量效应”,被赋予产业、品牌、社会等多元价值, 是除文化本体价值之外的“溢出价值”[15],能有效衡量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


    博物馆作为承载国家文化资本的社会主体,通过 夜间开放、举办夜游等再生产活动,激发公众参与文化消费的深度、广度和多样性,更能充分发挥其文化资本的“价值增量效应”,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进而实现文化增殖。博物馆夜游是利用文化资本方式的一种创新,有助于吸引更多工作群体参观且停留时间有所延长,为博物馆带来了活动门票、广告、餐饮、 夜宿、文创等新的经济机遇。


    如2018年纽约市文化艺术部门在夜间提供T18300个工作岗位,产生8.04亿美元的工资和31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溢出[16],同时,博物馆在夜间经济中起到了 “衔接点”作用,能带动交通、餐饮、购物等一系列消费活动,产生集聚带动效应,促进经济资本快速增长。反之,经济资本的积累 也将为文化的再生产活动提供发展动力。


    △图源:Rove.me
    博物馆夜游的管理类型与表现形式


    随着夜间文化和博物馆行业的深入发展,博物馆 夜游的实践模式呈现出多元趋势,不同创意表现形式给观众带来新奇的参与体验,唤醒了博物馆在夜间经济中的巨大潜能,同时也为我国博物馆夜游移植国外 经验提供了参考。


    (一)时间的艺术:夜游的管理类型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博物馆夜游形成了文化节日型、延长时间型、专项活动型三种主要实践管理模式。文化节日型通常是指在每年固定的节假日 期举行的博物馆夜游活动,如法国、意大利、葡萄 牙等国的博物馆会在每年国际博物馆日举行夜间活动,同时教堂、宫殿和古老建筑等历史遗迹也会参加,而雅典卫城博物馆会在世界旅游日当天下午5点至10点免费开放。

    在西方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重要传统节日,部分博物馆会推出与节日主题相关的 夜间活动,如2020年大英博物馆在线上举办圣诞主题 的博物馆之夜。


    延长时间型是为满足公众夜间参观博物馆的需要,在每周或每月的固定时间延长开放到晚上,形成常态化的夜间开放制度。


    世界四大博物馆均有固定的 延时开放制度,法国巴黎卢浮宫每周三、周五会延迟到晚上9点45分闭馆,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每周四、 周五延长开放至晚上8点半,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每周三、周五的开放时间为上午10点半至 晚上9点,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周五、周六两天从上午10点运营至晚上9点。


    虽然这些博物馆晩上延长开放的时间节点略有不同,但延时开放更好地满足了公众需求。



    专项活动型是指观众因特殊活动特地前往的夜游类型。


    主要有:


    一是夜宿活动。以亲子互动项目或孩子独立探索项目为主,在博物馆场地内搭建的临时帐篷里度过一夜,此类活动通常需支付费用。


    如电影 《博物馆奇妙夜》的取景地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提供“博物馆里的一夜”活动,包含夜间导览、晚餐、工作坊、蓝鲸模型下入睡等项目,此外,还会开展以香槟和爵士演奏为亮点的成人趴等夜宿活动;


    二是主题活动。主题活动是围绕某一话题开展的特殊活动,有研究表明,专题活动内容是吸引观众是否参与博物馆夜间活动的关键因素[17]


    如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举办的以未来人与宠物的关系为主题夜游,当晩设 有宠物主题的画展、讲座、现场表演等[18]


    三是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夜间在博物馆参与文化、艺术类的教育培训,如大英博物馆夜游会举办各类讲座、学习班和电影放映,和收藏精品深度讲解夜间之旅。


    四是歌舞活动。西方博物馆将歌舞娱乐融进博物馆,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在每次夜游活动后,会推出静音迪斯科,观众可以戴上耳机在博物馆大厅自由起舞,以提供一个释放自我的空间[19],同时,博物馆也是时尚盛典的青睐对象,如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时装庆典,使时尚、艺术完美融合。


    五是晩会聚餐。西方博物馆夜游活动还常以高级晩会、聚餐形式开展,根据 Museum At Night报道,英国博物馆夜场是以餐饮、酒会、音乐会、演出等活动为主,以吸引年轻人参与。


    六是角色扮演。该类活动是深受年轻人喜爱,如悉尼生活博物馆再现了悉尼历史上著名的聚会,观众可以穿着古典服饰,扮演各种角色。


    (二)空间的诗学:夜游的表现形式


    国际博物馆在夜游的表现形式上同样富有创意, 表现为:


    其一拓展空间。博物馆夜游不会局限于建筑场馆之内,对于遗址类综合博物馆而言,开放某些与园林或遗址相关的部分将为夜色添彩,类似于夜间的 游园活动[20]


    如英国海德公园中心的蛇形画廊通过布置户外装置艺术,观众可享受到独特的夜间盛宴。


    其二多元组合。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每月会举办一次主题综合夜游活动,从晩6点持续到晩9点半,综合活动里又划分为7、8个小型活动,包括展览、讲座、视觉秀等,观众可自由搭配组合。


    其三虚实结合。受疫情 影响,大英博物馆在2020年圣诞节期间举办了线上活 动 “Young Friends stay-at-home sleepover: Christmas through time",包括睡前讲中世纪故事、制作姜饼宝盒和罗马饰品,参加线上侦探活动“博物馆之谜”, 夜晩通过网络在家中感受博物馆的魅力。


    其四融汇通感。在夜间参观博物馆,受到光线变化的干扰,视觉效果被弱化,其它器官的感知得以放大,如柏林画廊邀请盲人去触摸和感受“非洲达达艺术"展",无论是残障人士还是普通人,都能以更多元的感知方式去 感受博物馆之夜的独特魅力。

    借鉴之道:我国博物馆夜游的拓新路径

    自2017年以来,我国多地出台夜间经济政策,明确提出鼓励“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博机构延时开放”。2019年博物馆夜游开启发展的新“元年”, 故宫博物院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动引发持续关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近50家博物馆进行了夜场试点,彰显出我国新文旅业态的生机与活力。


    但同时,多种发展瓶颈凸显:夜间文物与人身安全风险加剧,资金周转困难,人力资源短缺,原有设施难 以满足夜间开放条件,政策、管理、创新、推广等机制实施不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际优秀案例为我国博物馆夜游提供了参考,宜考虑以政府规划为总揽、以完善夜间基本服务为保障、以实现博物馆夜游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为夜间经济赋能文化色彩。


    △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 博物馆之夜

    (一)政府牵头:推行博物馆夜游新理念


    规划试点并行。博物馆夜游处在复杂多变的城市空间内,政府宜将夜间文旅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做好业态引导。在试点博物馆夜游时可遵循“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则,如德国柏林市政府规划实践选择在博物馆岛集群地举办,地处高纬度的欧洲城市选择在白昼较长的夏季夜间开放,卢浮宫等著名博物馆考虑工作群体选择在周五开放夜场。


    各馆可动态控制博物馆开放时间,灵活选择暑期、周末、法定节假日 等时间开放,也可尝试错峰开放[22]。活动类夜游可尝试每月围绕一个主题举办一次,或一年举办三到四次 为宜。


    设立“夜间区长”。夜间经济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需要有“核心大脑”协调指挥。国外夜间经济设有夜间区长和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招募具 有夜间行业管理经验的人员管理,统筹夜间经济发展。


    如荷兰阿姆斯特丹设有夜间市长,并举办全球夜间市长峰会,伦敦设有夜间主管,年薪高达3.5万英镑。我国可设立夜间区长,全面负责协调区域内夜间文化活动,予以激励、指导和监督。


    搭建信息平台。在欧洲,通常会搭建国家性或区域性的博物馆活动平台,将所有文博机构的夜场信息 整合到一个平台,有效提高了影响力和信息査找。如面向全国范围的法国文化部“https://nuitdesmusees. culture.gouv.fr/"、英国“https://museumsatnight.org. uk/”,面向城市范围内的德国柏林"https:〃www. lange-nacht-der-museen.de/,^ ,观众可査询到当前文 化夜场信息,一站式购票,也能浏览到往期的精彩瞬 间。而我国博物馆夜游信息分散,缺少有效整合。因此宜由政府牵头,建立有关文化夜游的信息平台。


    (二)完善保障:营造博物馆夜游新环境


    重塑经济支撑。目前我国博物馆夜游的资金来源单一,以博物馆自营和少部分财政拨款为主。在国外,基金会、企业和个人赞助是博物馆夜游的重要支点,如疫情期间,英国政府设立了2.5亿英镑的文化恢复资金,由艺术理事会管理,文化机构提出活动方案后可分配到2.5万-300万英镑,同时将国家彩票项目资金赠予文化机构,可开放申请[23]


    除门票、文创、夜宿创收外,博物馆宜探索其它经济渠道。如对外出租空间,可联合企业在夜间举行活动,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主席捐赠”,企业每年可在馆内举办两场晩会口气或是植入产品广告,博物馆夜宿可与帐篷、洗漱、餐饮等企业洽谈,让观众在活动中体验产品,企业支付的广告费则补充夜游活动资金,实现互惠共赢。


    培育创意人才。博物馆创意工作者可通过定期交流来激发灵感。夜间开放博物馆不同于白天常规工作,需要更多的创意方案和运营智慧,英国Culture[24] 建议的,每年或每半年举行一次的研讨会[25],汇集全球最先进的思想和实践,讨论热点问题和探索新方案。还可借鉴故宫的文创模式[26],注重基层创意,重视顾客反馈,鼓励观众提出自己的所知、所想和所需,共同策划、创新夜游形式。


    强化信息宣传。在各类商场、酒店、机场等场所加强宣传,博物馆有责任引导居民、游客转变消费观念,引导大家提升对生活品质和对美学的认知, 让主动参与博物馆夜游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或与社交媒体平台合作宣传,如欧洲博物馆之夜在 Facebook, Twitter, Dailymotion上开通了社交账号,以提高知名度。亦或在公交、杂志上发布宣传信息,如奥地利广播集团ORF将博物馆之夜的广告宣传到巴士背景上。因此,在国内可与微博、抖音、Bilibili等合作或在美团、携程、马蜂窝等平台上开通博物馆专栏,让观众更易获取博物馆夜游的信息。


    开通巴士专线。博物馆的地理位置较为分散,且各馆之间存在制度壁垒,这为一次想要参观多个博物 馆的观众带来了阻碍。欧洲方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经验,在伦敦和柏林,其公交主业包括公交巴士、地铁、的士、轮渡等,辅业涉及博物馆、旅游、门票代售、广告等领域[27],将公交行业和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有机结合,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即在不降低服 务质量前提下提高系统效率和效益。如在德国汉堡,5欧元便能乘坐十条巴士线,在同一晩上参观多个博物馆。因此,国内博物馆可尝试在国际博物馆日、夏季夜间开放高峰以及节假日设立连接各博物馆的专线巴士,为观众提供出行便利。


    (三)提档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营造社交空间。博物馆不仅是收藏场所,更应该成为区域内的开放型社交空间。如纽约鲁宾艺术博物馆设计了含有餐饮店的中庭、咖啡厅风格的剧院等, 这些休闲空间为夜间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场地,将博物馆社区化,更能营造出轻松愉悦的社交氛围。博物馆一方面可从硬件入手,提升馆内的大厅、咖啡厅、露台的环境舒适度,体验共享美学新生活,另一方面博物馆可适当调动观众互动的积极性,以营造更加休闲的社交氛围。


    “APP+博物馆”。博物馆可联合相关行业的APP 推出夜游活动。2019年住宿APP爱彼迎与卢浮宫推出 “夜游卢浮官”之旅,面向全球招募两名幸运者,为其定制夜间私人观展。借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建成30周年之际,爱彼迎还推出可夜宿的“迷你金字塔”。对于国内顶级IP博物馆可尝试这一做法,与爱彼迎、携程等住宿平台合作,推出高端定制夜游项目。


    打造精品餐饮。近年来,部分博物馆通过餐饮服 务来吸引观众,用食物将观众与博物馆文化相连,具有高度的识别性。如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咖啡厅 将甜点与镇馆之宝联系起来;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 的餐厅提供荷兰特色的食物和饮料,国立美国印第安人博物馆的咖啡厅则提供各印第安部落的食物。因此,国内博物馆可通过外包服务,将博物馆IP与食物相联系,打造出品味文化的特色空间。


    倡导品牌先行。博物馆可根据自身特色打造独特 品牌,以加深观众感知。如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打造的“恐龙陪睡”品牌(Dino Snores)是该馆近年的招牌项目,拥有极高人气,既是一个大型夜间变装趴, 也是大厅露营的夜宿活动,同时,活动还将该品牌IP转化为各种文创产品,如动物骨骼造型的戒指、耳环,恐龙造型的睡衣、卫衣,进一步实现文化品牌向经济价值的转化利用。因此,打造品牌文化IP,是聚焦提升博物馆夜游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有效举措。

    结语


    博物馆夜间开放不仅能让更多公众在工作之余走进博物馆,提升夜间生活品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博物馆的经济效益和固有形象,进一步提升影响力 和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打造出城市夜间经济的“新名 片”。国际上著名博物馆的夜间开放制度和欧洲“博 物馆之夜”活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充分 展现了文化资本与夜间经济互惠共融、互利共生的关系,让博物馆得以实现自身的“造血”功能,其成熟 的实践管理模式和创意表现形式也为我国博物馆夜游 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和灵感。


    参考文献:

    [1 ]张佳仪.夜间旅游市场数据报告2019珂.中国旅游研究院,2019.

    [2]艾媒产业升级研究中心.201 9-2022年中国夜间经济产业发展 趋势与消费行为研究报告[R],2022.

    [3]项久雨.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样态变革及价值引领卩].中国社会 科学,2019(11):4-24+204.

    [4]龚舒,肖波.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供给的渊源与动力[J].中 国文化产业评论,2020,28(01):318-327.

    [5]Linko M.Silvanto S.Infected by arts festivals. Festival policy and audience experiences in the Helsinki metropolitan area[J].The Journal of Arts Management, Law, and Society, 2011 ,41 (4):224—239.

    [6]德国柏林“博物馆长夜”官网[EB/OL].https.//www.lange- nacht—der—museen. de/ueber—uns.

    [7]杨晓龙.阿姆斯特丹:“博物馆之夜”成年度盛事[町中国文 化报,2013-12-03(010).

    [8]杨秋.聚焦“博物馆之夜” [N].中国文物报,2017-07-04(006).

    [9]同[16].
    [10]马赛.意大利“博物馆之夜”人气旺N.光明日报,201U9(12).
    [11]El i as8,Leonard! V.Museum night in Buenos Aires city in the framework of cultural tourism .an impact approac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Tourism,2018,4(1):381—408.
    [12]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D].复旦大学,2012.
    [13]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包亚 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89.
    [14]傅才武,岳楠.论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实现路径—— 以当代文化资本理论为视角[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8,29(01):28-38.
    [2]傅才武,邹荣.基于文化资源特征的湖北区域文化发展战略 架构凹.学习与实践,2013(05):111 —117.
    [16] NYC' 3 Nightlife Economy[R/OL].https.//wwwl .nyc.gov/assets/ mome/pdf/ESI-NYCEDC-Night I ife-Report-2 018.pdf.
    [17]Easson H, Leask A. After—hours events a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Scotland:a product for attracting,engaging and retaining new museum audiences[J].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20,23(11): 1343—1356.
    [18]伦敦博物馆奇妙夜[N].英中时报,201 9-08-02.
    [19]同[18].
    [20]陈履生•博物馆之美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230.
    [21]杨秋.聚焦“博物馆之夜” [N].中国文物报,2017-07-04(06).
    [22]成英文.分类施策推动博物馆夜游N.中国旅游报,2019-171(03).
    [23]英格兰艺术委员会[EB/OL]. https: //www. artscouncil. org. uk/ covidl 9.
    [24]郑奕.聚焦博物馆的社交性和社交空间提升机构公共文化服 务能力[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17(Z2) :118— 129.
    [25]Stockman N.An international culture of Lates[J].Winston Churchill Memorial Trust & CuIture24,2018.
    [26]向勇.故宫文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先锋实验[J].人民 论坛,2019(09):124-126.
    [27]寇垠.公交行业社会化经验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研究 [J].文化软实方研究,2018,3(02):73-84.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仅用于行业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观点为作者独立观点,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络第一时间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