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观察 | 市场回暖,音乐节售出率同比疫情前提升33%
大麦近期发布最新数据:2021年大麦平台演出项目供给已超疫情前水平,平台售出率稳步上升。其中,音乐节类目迎来爆发式增长,售出率同比疫情前提升33%;剧场演出也在小步快跑,售出率同比疫情前增长5%。同时,大麦“想看”取得重要突破,年度点击用户首超1000万,带动购票转化超8%。
过去一年,平台一方面扩大存量,丰富演出供给,在话剧音乐剧、音乐现场、展览、音乐会、儿童亲子等大众消费类目上,持续提升场次覆盖,激发消费潜能;另一方面,挖掘增量,快速引入新兴消费品类,建立了脱口秀、沉浸式演出、剧本杀的自销渠道。
以音乐节等音乐现场为例,2021年大麦平台在售场次同比2019年提升63%。基于丰富的演出项目供给,平台从项目单周期作战升级至项目全周期组合式营销,直接推动音乐节品类整体售出率爆发式增长,同比疫情前提升33%。
此外,演出品牌借力平台收获大量粉丝用户,在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同时,引导线下演出消费。去年11月,德云社厂牌号关注用户数率先突破100万,随后,开心麻花、摩登天空等厂牌号用户也迅速突破50万。据悉,厂牌号关注用户几乎贡献了品牌10%的票房,独家视频、演出预告、阵容介绍等内容已成为用户消费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为连接商家和用户的票务平台,大麦通过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消费体验,助力演出市场消费提升。平台关注新媒体技术的迭代和用户消费习惯的变化,在2019年,推出了评论评分体系,通过真实购票用户的消费体验回评,帮助更多潜在消费者快速形成购票决策,减少决策成本。
数据显示,2021年大麦评分覆盖演出2万场,用户回评超60万条,年度“想看”用户超1000万,内容引导的消费价值初步显现。同期,平台升级流量分发体系,搜索、信息流分发并举,同时联动榜单广场、抢票播报站等多元化内容产品,以最短路径触达潜在消费群,种草用户,促成转化。据介绍,2021年,共推出各类榜单1400余个,覆盖音乐、剧场、展览、脱口秀等8大品类,带动票房转化率提升4%。
当下,档期营销和年轻化传播为演出市场拓展着更大空间。为此,在平台营销层面,大麦着力为用户制造具备仪式感、新奇的消费体验。打破演出淡季思维,结合跨年档期推出的“新年音乐会”大促,打开了新年假期演出市场空间。春节期间,大麦推出的“春节不打烊LiveHouse专题”,通过祥云、虎、音乐符号等年轻人喜欢的潮流元素制造仪式理念,打造应景又时尚的消费体验。
对于演出市场来说,内容供给是一方面,而提振演出消费,为线下文娱市场创造增量也尤为重要。去年八月,大麦联合淘票票推出了淘麦VIP会员体系,通过电影和演出场景的拉通为用户提供更多特惠及权益。据悉,这一联合会员体系将通过超值福利和创新运营来提升价值,进而挖掘市场消费增量。“从追求规模优势的演出票务平台,到行业售票能力最强的观演决策平台, 大麦不断焕新、丰富商家发展阵地,帮助品牌从运营‘流量’转为运营‘用户’,从营销拉动成交转为‘品牌’精细化运营带动复购。我们希望通过多元的运营模式,持续推动商家在大麦平台高质量发展下去,同时,基于不断丰富的内容产品为C端消费者创造差异化的消费体验,让用户无忧购票,愉悦观演。”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大麦总裁李捷表示。
(来源: 文旅中国/于帆,本文仅用于行业交流学习,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观点为作者独立观点。如不慎侵涉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