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舞美设计角度谈视觉与听觉的相互影响与配合
摘 要:
结合戏剧创作实践,从舞台美术设计角度,浅析了灯光、舞美特别是舞美制景对音效的影响,探讨视觉与听觉相互配合,构建和谐的戏剧空间。
无论是各种类型的剧场演出,或是户外实景演出,既有舞台美术创作的呈现,也少不了音响的存在,即视听共存于一个戏剧空间里。笔者在刚涉足演艺行业时,作为舞美设计并没有太过在意音响的存在。随着创作实践与观摩的积累,逐渐注意和了解了声音对于整体戏剧的作用及其重要性,也意识到与音响师合作的必要性,且也十分乐于与音响师一起共同构建戏剧空间,呈现和谐统一的视听效果。
在与专业音响师的合作中,笔者对于他们狂魔般的技术控感同身受,在他们对设备进行技术调试时,都会投去羡慕的眼光,闲暇之余也会因为好奇而去听听合作伙伴的见解。随着合作与交流的深入,不断将这些认知融入每一次的合作中,对于音响调试前后的区别也能辨识一些了,也有很多特别细腻的微调是感觉不到的。
在实践的同时,抱着了解和学习的心态,笔者还参加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与中国戏曲学院联合承办的2019年戏曲艺术人才培养项目高级研修班(原戏曲艺术人才培养“千人计划”高级研修班),这届研修班培训的侧重点是音响和多媒体方面。当然,对于太过陌生、专业的音响理论知识确实难以完全理解,好在课程内容安排更多的是以实践为主的方式进行讲述,由此结合自己在现场的实践和经历进行学习,确实觉得更便于理解了,并且还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点。
在戏剧空间中,视觉与听觉的默契交汇,可以使戏剧效果达成所要的目标,从而最终给观众带来震撼心灵的体验。在实际创作中,开动脑筋想办法,可以使两者相得益彰,甚至还会在不经意间出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偶得,而当两者出现相互干扰时,要相互妥协找到平衡点。下面举几个例子讲讲笔者创作中遇到的趣事,以及观摩到的一些视与听结合比较好的作品。
不同的剧场对戏剧演出的舞美、音响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舞美来说,每更换一次剧场,即使同样的布景,同样的灯光设备,其展现出来的视觉效果都是有差别的。当然,相同规模、结构或者硬件设施越接近的剧场所呈现出的视觉效果也越接近,但不可能完全一样。在视觉上表现为景深和透视的区别,灯光方面在设备相同的情况下,会随着景的远近做出调整,同时还会根据人眼对光的强弱选择进行调整。对于音响来说,剧场的结构、装饰材料、观众席布局,以及舞台制景等剧场内存在的物体都会对声音的传递产生影响,因此需要相应的调整。当然,剧场对舞美和音响的影响主观上不能评估好坏,但针对戏剧演出特点设计的专业剧场必然会为视与听的交融提供更加和谐的空间。同时,舞美师、灯光师、音响师也要根据不同的剧场做出相应的设计,这是对他们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的考验。
下面仅就舞美制景对音响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2018年,笔者为山西晋城皇城相府做《再回相府》实景演出的舞美设计。其中有一组景,在城墙与对面院墙形成宽5?8 m不等、长30 m左右的通道内,顺着狭长通道的走向,依据通道的长度搭建了高4 m、宽2?3.6 m 不等的平台。平台紧贴着城墙一侧,为钢架结构,内部保留演员串场的通道;观众在平台上边走边看演出。这就给音响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首先,9 m高的城墙和院墙都是垂直的,声音在窄的接近平行的通道中来回反射,音响设备距离观众群很近,观众又是不断行进的。舞美装置又占了一部分空间,使通道更加狭窄。搭建的平台是中空的,并且为了保护文物,还不能在城墙和地面打螺栓固定平台,使得很多地方会跟音箱产生共振。音响工程师在现场考察后,确定了音箱的数量和大致位置后,第一时间跟笔者沟通,在不破坏舞美画面的前提下合理安装设备。舞美设计中一个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隐藏设备,以使观众不至于跳戏。对于该戏的舞美效果而言,音箱摆在外面确实太影响画面,何况离观众那么近,但音箱的摆放角度、高低对建立优质的声场是至关重要的,对整个戏剧的呈现效果影响巨大。因此,如何对设备进行舞美化的包装并兼顾音效,是在舞美设计中要考虑的一个难题。单纯包装特别突兀,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视觉效果显然与整体环境不符。笔者选择的解决方案是将音箱藏在平台里面,于是先请音响师把最佳摆放位置确定,然后结合整体舞美的风格、质感,以及砖城墙的质感,在平台立面对应音箱的位置处开方洞,安装好设备后用纱网覆盖在孔洞上,并绘制成砖墙的质感。这样一来既看不见设备,纱窗也不会对声音外扩有太大影响。但是纱窗部分的质感和颜色深浅多少与平台用的材质有差异,于是索性利用这种深浅差异特性把整个平台做了同样质感的处理,使整体效果更加有真实感。另一方面,为了消除共振带来的噪声,采用防火海绵将缝隙填上,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最后令大家没想到的是,音响师发现这组平台构成了近似共鸣腔的结构,在减少了平行面带来的过多的反射声音的同时,空腔还让声音更加浑厚柔和,使声音的质感相当不错。原本的难题在舞美设计师、音响师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解决,而且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实,这个方法之前也曾多次使用。不过这次的实践让笔者发现,很多情况下声音的独特效果可以根据舞美场景,甚至利用舞美装置的特性来实现。这一点以后也可以继续跟音响师们研究探讨,从中发现、挖掘并再现出契合戏剧创意的声音效果。例如,国外有的录音棚用老教堂或者工厂厂房改造,以得到想要的声音效果,包括好莱坞的电影录音。这具有无限拓展的可能性,因为每一种声音在不同的空间都会是不同的,关键也在于音响师是否有主观创新的想法,毕竟对于多数戏剧音响设计来说,音响师首先要保证的是戏剧对声音的基本要求,然后才是个性化需求。另外,音响师对舞美空间的解读也尤为重要,举个例子,几年前参加湖南凤凰的《烟雨凤凰》实景演出项目的舞美设计,景的纵深有50 m多,一侧是用于造景的山,一侧是吊脚楼,中间风雨桥作为两者的连接,远处纵深就是利用实景的山和树林。该剧的音响师就根据这样一个悠远的空间环境,制造从左到右的声像差,形成由远及近的声音效果,的确让观众感受到了空间距离上声音传递效果,十分契合舞美所营造出的氛围。
《烟雨凤凰》剧照
在很多的优秀剧目中,视觉与听觉的相互配合成为一部剧最为精彩的一笔,如刚推出不久的《上甘岭》。剧中有真实的爆破、子弹击中地面等特技效果,视觉的呈现契合声音的还原,使这一环节非常真实且震撼。
当然,还有一部分是音乐的效能,不一定写实,但通过音乐家的艺术处理,让音乐与画面形成巧妙的合力传递给观众。这样的例子就更多了,如《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电梯场景的那段音乐,像时钟一样的节奏声,既体现时间的流动,又如电梯般一层层的上升,再结合光的渲染,音画非常贴切。
值得注意的是,除上述对戏剧帮助和提升的常规声音制作方式外,由于中西方美学体系的不同,相应的创作处理中也会有所不同。国外有一些戏剧创作中,对声音的传达会更写实、更细腻,为了更准确地传递声音的空间位置信息,会将音箱设置在关键道具处,从而加强代入感和真实感。相对而言,中国的戏曲表达抽象、程式化,则音响师的指导思想是,声音的表现更倾向于质感和特色,并且追求演唱与乐队的平衡。曾经有一次亲身经历,在一部改编的传统神话剧中,有一段戏是演员带着镣铐锁链表演,原本想加入锁链的音效声,以配合这段戏的表演画面,然而整体效果适得其反,这样写实的声效对于传统戏的表演显得很突兀,且对戏曲程式化的表演造成严重的干扰,经过几次尝试后便果断放弃。由此不难看出,声音的传递跟舞美的视觉表达一样,必须契合戏剧的本体才会相辅相成。
当戏剧表演加入了舞美的机械运动,由此对声音的影响很难避免。在看戏的过程中,时常会听到吊杆、升降台、车台等机械运行产生的噪声,特别是在黑场换景时更是各种声音的集合,这些不和谐的声音给观众观演造成干扰。应对这些噪声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比如降幕隔断台内的声音;播放幕间曲掩饰;设置幕外表演以分散观众注意力等方法。就舞台机械本身而言,随着技术和机械加工水平的不断提高,处理舞美机械的静音降噪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不是每一次的创作都能提供理想的创作条件,预算、硬件设施等各方面的因素未必尽如人意,这就需要创新的思维,满足创作要求,甚至化腐朽为神奇。在一部歌舞剧中,经常用到传送带装置,由于经费有限,制作工厂不得已采用相对廉价的一套金属履带式的。这套传送带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总会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每次都需要音响师提高音乐的分贝加以掩盖,但是声音还是比较明显,所幸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然而,有一场伴随火车旅行的戏,传送带这种金属碰撞出来的固定节奏的声音就好像为这场戏设计好的一样,特别出效果,专为此设计也未见得能达到如此之效果。从这个例子也获得了些许创作背后的启发,在戏剧的艺术创作中,目光不应只局限于本专业,还应多学习、了解相关的专业,以开放的视角就会发现更多的创作源泉,从而可以立体地感知到戏剧全面的、综合的艺术魅力。当然,对于相关专业的掌握程度不一定要达到专业级的水平,但应了解基本原理和各自需求及目标,从而找到一种互相影响着、互相启发的交集,交织在一起形成每一部戏剧综合体的独特性。
作为舞美设计者,一般与导演、灯光设计等视觉相关部门交流会更多,而与音响部门有交集往往只有在现场,以至于很多情况的处理都是被动的、临时的。通过这些年的积累,有一点新思路,那就是如何利用舞美装置、技术手段为每一部戏造就专属的视觉、听觉特性。这一思路虽然尚不成熟,但在今后的实际设计中,力求将与各合作专业的交集时间尽量前移,特别是与音响师配合进行尝试和探索,构建视听统一、和谐的戏剧空间。
选自 《演艺科技》2022年第二期 倪 可《从舞美设计角度谈视觉与听觉的相互影响与配合》。转载请标注:演艺科技传媒。更多详细内容请参阅《演艺科技》。
(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仅用于行业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观点为作者独立观点,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络第一时间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