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现场 || 传统古筝流派的源流与魅力:王克寒先生讲座
2025年6月27日上午,第三十二届中国国际乐器展览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同期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乐手文化艺术节中的《传统古筝流派的源流梳理与艺术赏析》讲座,更是吸引了众多古筝爱好者与专业人士的目光。这场讲座由青年古筝演奏家、潮州筝派第五代传人王克寒先生主讲,为听众带来了一场传统古筝艺术的视听盛宴。
传统古筝的魅力
传统古筝艺术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门类,承载着华夏音乐文化的深厚底蕴。其独特的风韵和悠久的历史,使其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更走向世界舞台。河南筝派、山东筝派、潮州筝派、客家筝派等传统筝乐流派,犹如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保留了历代音乐文化的珍贵遗存。
在讲座中,王克寒先生通过对传统筝乐流派历史源流的深入考据,细致梳理各流派的传承脉络与相互联系,详细讲解几大传统筝派的艺术风格和音乐体系。他不仅带领听众深入领略传统筝派的艺术魅力,更引发了大家对新时代传统筝乐复兴现实意义的深入思考。
现场演奏,精彩纷呈
讲座过程中,王克寒先生不仅深入讲解,还亲自演奏了各流派的经典曲目。他先后演奏了山东筝派的《汉宫秋月》、河南筝派的《高山流水》、陕西筝派的《绣金匾》、潮州筝派的《思归》和客家筝派的《出水莲》。
最令人期待的,是王克寒先生与学生青年演奏家莫菊女士共同合奏的潮州筝派重六调《柳青娘》。这首曲子是王克寒先生潮州筝乐师承潮州筝派第四代传人高百坚先生传谱的版本。《柳青娘》原为唐代名伎,曲以人名,是一首古老的舞曲。潮州音乐中,《柳青娘》有轻六、重六、轻三重六、活五四种不同的调性,通过不同的用调和变奏而各具不同的情感。
高百坚先生传谱的重六调《柳青娘》是一首典型的潮州筝花草派的代表作。高先生在《柳青娘》原谱的基础上连接了二段“采花”变奏和小曲《梳妆》。乐曲以不同的时速、气氛的乐章组成,时而沉缓,时而跳跃,特别是“采花”乐段充分运用灵活多变的左右手技巧,声音繁复,韵律多变,突出重六调《柳青娘》的郁闷、感伤和动感。师生配合默契,将潮州筝派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传承与创新的典范
王克寒先生不仅在古筝演奏上造诣深厚,更是传统筝乐传承与研究的佼佼者。他是“多排码加柱筝”概念创始人、唐代十三弦筝复原研究者,潮州筝艺术师承潮州筝派第四代传人高百坚先生。他多次受邀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风华国乐》栏目、国家大剧院、清华大学等地演出讲学,多次担任专家评委,并在专业杂志发表文章、出版专辑,为传统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本次讲座是一场不可多得的音乐文化盛宴。它不仅为古筝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更进一步推动了传统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明天精彩继续!
?点击下方链接,预约参观,开启您的音乐之旅!?


时 间:2025.06.26-06.29
地 点: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6号)
关注我们
